第842章 朱肃南下

唐贞观八年,因越州东北有大廉山,遂改岭南道越州为廉州,州以是名。此为廉州得名之始。

廉州辖一州二县,即钦州、合浦县、灵山县,皆为疲敝之所。元时称之为“廉州路”,洪武元年,改廉州路为廉州府;洪武七年,降廉州府为州;洪武九年,并廉州予雷州管辖;洪武十四年,再度升廉州为廉州府。

廉州此地在一个“府”字上头反复横跳,足见其疲敝。连老朱也纠结是不是要在此处另立一府。

也正是因此处疲敝,又临近广西诸土司,大明调派两位国公在此练兵,方显得名正言顺。料安南也不会想到,大明两大国公在此磨刀霍霍,最终的目标其实会是自己。

时维九月,应天府里,本已有了几分寒意,可到了此地,天气竟又是一副吓煞人的炎热。此处山陵繁多,即便是在官道之上,也似乎正行走在蜿蜒起伏的山道上。偶尔一条河流,几丈宽的距离,哗啦啦的流淌着。

官道旁生满了林木,郁郁葱葱,却又大多不甚高大。不过野物却是有不少的,偶尔有只山鸡之类的野味受了队伍的惊吓,从灌木之间窜了出来,被这炎热炙烤的正怏怏着的士卒便即精神一振,左右一看将官不在左近,便即抬手一箭,一旦中的,便即飞奔过去将那山鸡捡起。同袍们也都会小心的掩护着他,见者有份,自然是没人会吃独食的,这意味着他们下一餐都能开开荤了。

中军里,一辆宽轴大轮的长辕驷车,上饰龙纹,由四匹健马拉着,正轻快地前进,车辕上插着高竿,上悬挂着一面旌旗,旌旗上书一行大字“周王橚”,另一侧车辕上则是第二面旌旗,正是象征大明的日月悬天旗帜。

内侍狗儿越发的健壮魁梧,坐在车辕之上,纵使在如此烈日,仍是将身体挺的板直。他手中一杆蛇皮金线的马鞭,也不抽打,只是偶尔在半空里轻甩出几个鞭花,那四匹马儿便听话的轻驰前进着,不快不慢,正好契合上大军行进的速度。

宽敞华丽的车厢里面,朱肃坐在软绵绵的褥垫上,将轿帘儿卷起一半,这样阳光正好洒进车内,又不至于太刺眼。车外烈日甚毒,车里却是凉风习习,轩窗旁放了一横书案,书案上置一盏镂花的方斗冰槛,马车前行时从窗外吹来的热气,便化作了凉风。

车内除了正手持书本的朱肃,还有一位面白短须,身着一袭青袍的文士,文士虚坐在角落处,一副垂手听训的模样,只有朱肃发问的时候,他方才诚惶诚恐的说上两句,若是朱肃不发问,他便也如泥胎木塑一般,虽然车中并不炎热,额上却也凝了几抹热汗。

“好了,缙绅。你我也算得上是有师生之谊,又是故交,何必如此拘谨。”见这人始终一副如坐针毡的模样,朱肃不由笑道。“本王请旨将你调来,是要你协助本王,平靖思州蛮乱,可不是要你这般坐着,做一个泥菩萨的。”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