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锦衣卫的误区!

福建福宁县,即后世的宁德市。

李弘壁一行人一路日夜兼程赶到了此地。

哪怕他们全程沿着官道疾驰,并且沿途让驿站不断更换快马,可这一路赶来,也耗费了整整十日时间。

纪纲等锦衣卫精锐自然不必多言,他们都是行伍出身,身体强健有力,这点路程对他们来说,算不了什么。

但是李弘壁却不一样啊,他何时受过这样的苦,遭过这样的罪。

十日昼夜不停地疾驰而行,李弘壁胯下都被摩擦出了血泡,痛得他龇牙咧嘴的。

说到底,还是贵公子身体娇贵,细皮嫩肉的,哪里受过这般罪。

但纪纲等人也因此对李弘壁心生敬意,毕竟胯下都成这样子了,这位弘壁世子却一直咬着牙硬撑着,可谓是狠人中的狠人,天下男儿的榜样楷模啊!

眼见李弘壁走路姿势怪异,还时不时地发出闷哼,纪纲忍不住出言劝阻道:“贤弟啊,要不咱们先进城,找个医师先给你治治。”

“这玩意儿要是一个处理不好,那问题可就严重了嗷!”

其实在纪纲看来,李弘壁根本就不用这么拼。

此行他们不过是为了寻找建文出海的证据罢了,要是真有证据在这福宁县,那也不会自己个儿长脚跑了,大不了耽搁一两天时间,完全没有任何影响。

李弘壁苦笑着摇了摇头,拒绝了纪纲的好意。

“都到这一步了,还是尽快把事情落实,免得夜长梦多!”

“你锦衣卫在福宁县的人手呢?全部唤过来,我有事情问他们!”

福宁县位于福建省东北翼沿海、福建闽东地区,东临东海,与湾湾省隔海相望,有着“海上天湖,佛国仙都,百里画廊”之美誉,是南下出海的最佳选择。

因此锦衣卫为了追查建文出海的证据,自然不会放过了福宁县,早已在此安排了大量人手,可惜并没有找到什么有用的东西。

纪纲点了点头,让李弘壁暂时休息一会儿,随即又取出了几瓶金疮药递给他,这是锦衣卫内部出品的外敷好药,一般纪纲外出办事都会在身上带几瓶。

毕竟锦衣卫干的都是些刀口舔血的活儿,难免有时候会受伤。

李弘壁神情古怪地看着纪纲,问出了一个灵魂拷问。

“纲子啊,要不要帮我上药?”

纪纲:“???”

我曹你xxx……

纪纲骂骂咧咧地走了,李弘壁找了个僻静的地方,悄悄摸摸地脱下了裤子,只见两腿内侧已经是一片血肉模糊。

李弘壁先用绣帕和清水处理了一下血水,然后这才小心翼翼地将金疮药膏涂了上去。

不得不承认,这锦衣卫内部的疗伤药,确实效果还算不错。

清清凉凉的,连二弟都跟着摇摆了起来。

只是不一会儿,药效开始发作,顿时就痛得李弘壁惨叫连连。

纪纲等锦衣卫听到动静,立马就赶了过来。

只见李弘壁正一边捂着胯下惨叫,一边跳脚骂个不停。

“汝母俾也!”

“天杀的狗皇帝!”

“天杀的徐辉祖!”

“为了你们那点破事儿,折腾死老子了!”

“等老子这次把人带回去了,狗皇帝你不喊老子两声哥,老子跟你没完!”

嗯,二弟还在随风摇摆,端得是个辣眼睛!

纪纲默默地转过脸去,其余锦衣卫也都齐刷刷地转过了头。

妈妈,我眼睛被辣瞎了!

过了好半天,李弘壁这才提上了裤子。

纪纲神情古怪地走了过来,身旁还跟着一个黝黑的汉子。

“这位是锦衣卫百户周敖烈,福宁县的锦衣卫都在他在负责。”

周敖烈恭恭敬敬地向李弘壁行礼道:“末将周敖烈,见过弘壁世子!”

李弘壁不耐烦地摆了摆手,问出了他关心的问题。

“周百户,你们在福宁县搜查了多久?”

“近一年左右!”

“可有什么线索?”

听到这话,周敖烈神情有些惶恐不安。

“大人,弘壁世子,不是小人等办事不力,而是实在是没有头绪啊!”

“小人率一千名兄弟来了这福宁县,通过走访调查至今,却始终没有发现任何蛛丝马迹,那建文疑似从没有来过此地一般……”

“行了行了。”李弘壁打断了他的解释,“你们可曾调查过福宁县的寺庙?”

“寺庙?”纪纲闻言来了兴趣,“贤弟这话的意思是……但不可能啊!”

“那建文一向以先秦君子自居,是不折不扣的儒家读书人,当年在位的时候,也对佛教多有打压,通过颁布完善度牒制度,来限制佛教的发展,他一个想不喜佛教的人,怎么会躲藏在寺庙里面?”

纪纲为了追查到建文行踪,那也是下了一番苦功夫的,比如研究朱允炆的喜好,直到现在他都记得门清儿。

朱允炆爱好儒学不喜他教,这是谁都知道的事情。

李弘壁听到他这话,无奈地翻了个白眼。

大明王朝的佛教,其实发展得并不算好,远没有在蒙元王朝那么舒服。

因为太祖高皇帝朱元璋曾出家在黄觉寺,亲眼目睹了蒙元朝廷尊崇藏传佛教的种种弊端,也意识到佛教具有强大的教化与引导作用同时,又拥有巨大的社会号召力与蛊惑作用,为了能够有效地加强管理和控制,遂制定了一系列限制性的政策,比如寺院归并、设立正六品衙门僧录司、将全国寺院和僧众分为禅、讲、教三类和推行度牒制度等等。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