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遍地烽火的河南,制造火枪与火炮

随着阳光照在了大地上,李钦缓缓的睁开了眼睛。

看着旁边的庄萧玉,不得不说,昨天是感觉是真不错。

她少了姜清月的那份羞耻和小心翼翼,但是多了一份主动的温柔。

昨天是她,今天要不试一试张千柔?

李钦起身招呼侍女来给他更衣。

而庄萧玉则是睡的极其安稳。

可见昨天她确实是累了,睡的很深。

自已起身更衣都没有吵醒她。

和姜清月不一样,姜清月整个人都是紧绷的,对周围都没有安全感。

睡觉都是非常浅的,自已稍微有点动作,她可能都会醒。

但是庄萧玉很明显,自已睡在她旁边,她反而很有安全感的睡的很实。

李钦也没有去叫她,而是让她继续睡吧。

他则是在穿好了衣服之后,前往了处理事情的大厅。

他知道,就这一晚上的功夫,那里又不知道多了多少的政务。

李钦在来到了大厅之后,立刻就注意到了,放在桌子上的加急军情。

李钦打开了面前的军情汇报后,立刻就看到了这正是自已的侄子,李玄尚汇报的军情。

汇报的就是,在开封的耿知襄找到了,他躲在了高处逃过了一劫。

但是和他一同前去的上万大军,只有不到三千人幸存。

李钦看着他汇报的情况,顺势就在后面写下了自已的指示。

他顺着这次大败,彻底解除了耿知襄的军权,罢黜了他所有的职务。

但是保留了他津顺侯的爵位,让他来京师,做他的侯爷养老,富贵实是少不了他的。

但是军权是彻底没有了。

至于他分散在各地的残部,也被李钦下令顺势给吞下了。

在残破的河南大地上。

一队灾民,刚刚被李钦的骑兵驱逐离开了北方。

一路向着南方逃命。

他们一路走,一路上,不断的有人实在是走不动了,倒在地上,渐渐的失去了生机。

他们在南下的时候,看到了一队和他们迎面撞见的灾民。

其中一个领头的男子走上去问道:

“你们这是干什么?怎么往回走?不是说两淮已经在施粥赈灾了吗?

两淮没有活路了?”

那一队往回走的灾民说道:

“没了,两淮的官兵说,他们粮食有限,只能赈灾两淮的灾民,我们这些河南的灾民,让我们去找河南本地的官府赈灾。”

“你说什么?”

那个领头的男子听到了他说的之后,也是震惊了。

而那个往回走的那一队灾民继续说道:

“你们这是从北边来?北边也没有活路?”

那个领头的男子挥了挥手说道:

“没有,在北方到处都是虏兵,还有官军的骑兵,他们看到我们灾民直接就驱逐砍杀。

就是不让我们进入北方讨口饭吃。”

“那可如何是好啊,北边北边不让去,南边南边不让我们进,我们留在河南灾区,河南的官府也没有一个赈灾的。

我们就要这样饿死吗?”

那个往回走的灾民一脸绝望的说道。

而那个领头的男子面对眼前的局面,也是彻底的下定了决心,站了出来说道:

“各位,我们现在已经没有任何的活路了。

南边,南边阻挡我们,北边,北边驱逐我们。

我们想要活下去,就只有一个办法,打县城,开粮仓,到死做一个饱死鬼。

想要活命的,拿起削尖的木棍,跟着我上。”

说着他就朝着远处的河南县城走去,而在他的身后,无数的灾民,也是在绝望之中,下定了决心,跟在了他的身后,一同朝着县城走去。

这一幕在已经断绝了所有生路的灾民里面,到处都在发生。

在北方和南方都没有生路之后,无数的灾民拿起了武器,开始朝着没有受灾,有粮食的地区开始进发。

很快河南大地上就已经是遍地的烽火了。

随着灾民的席间,原本没有受灾,家中有余粮的地区,他们的粮食也被灾民掠夺一空。

而他们在没有了活下去的粮食之后,也被迫加入了灾民的行列。

最关键的是,北边被李钦控制的京师朝廷,不想在这些灾民身上,消耗自已的人力物力。

只是命令边疆的将领们,禁止灾民入境的指示。

而金陵的南方朝廷,光处理两淮的灾民就已经无力了,更何况他们还要抽出粮食来练军。

陕西,山西,湖广等地的总督将领,也是在这个局势不明,两朝廷南北对立的局面里面,选择了保存实力。

没有调拨任何的粮食给河南的灾民。

至于河南本地,他们根本就没有足够的余粮赈济规模如此大的灾民。

面对灾民的向着没有受灾的地区扩展,灾区和灾民的数量都在扩大的局面。

军力已经被重创的河南军队,也没有力量去阻止,很快随着灾民的扩张,整个河南,除了董忠楼所在的南阳,都变成了灾区。

河南大地上,秩序已经基本崩溃了,到处都是起义的灾民。

这些起义的农民起义军,在遍布河南大部分后,立刻就又开始了,为了争夺地盘,土地,还有其他人的粮食,开始相互厮杀。

就在河南发生这一切的时候,一队队的精壮和他们的家属已经从辽东来到了京师。

李钦看着面前的这五万辽东精壮,这些人都是他老家的精壮。

对他的依附程度是最高的。

在这五万辽东精壮到达之后,李钦立刻就开始抽调辽东军官,还有老兵训练他们,老兵带新兵。

等训练的够了,听说河南遍地都是造反的叛军,正好拉去让他们见见血。

见了血,也就可以作为辅兵,跟随他西征山西,或者留守各地了。

现在他正在筹集西征所需要的粮草,和物资。

随着河南乱了起来,两淮变成了黄泛区,他目前唯一的行动目标,就只有山西的杨智勇了。

这段时间,他一直都在做相关的准备。

那些可以制作火炮的工匠,他也已经控制起来了。

现在正在没日没夜的给他制作火炮呢。

而且李钦也向他们询问的火枪,并描述了火枪的样子。

他居然还从那些工匠里面真的发现了一些可以制作火枪的工匠。

根据那些工匠的描述,他们是和一些外来的海夷学习的火炮的制作,至于他说的火枪,他们也和海夷学过,倒是也会做。

他们这些工匠里面现在也是有外来海夷的。

随后就有人将几个头发是金色,和黑色,还有红色的海夷工匠拉了过来。

李钦看着面前的这些海夷的工匠,也是十分高兴。

不愧是京师,大吴的心脏啊,就是什么人都有啊。

随后李钦就命令他们立刻开始制造火枪。

这正好可以让他组建一支使用火枪的军队。

虽然现在这火枪很原始,威力远远比不上弓箭。

而且还受困于天气,在下雨天,还不好使用。

但是他有一个弓箭无法比拟的优势,那就是训练时间短。

一个优秀的火枪手,只需要几个月,但是一个优秀的弓箭手,却至少需要一年以上。

而且他还有一个优势就是对军队体力的要求不高,不需要像弓箭和弓弩手一样,费力的拉动弓弦。

要是给自已训练的新军,部分装备火枪的话,倒是可以缩短训练时间。(www.)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